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企業 > > 正文

科技賦能上海交通“秩序”之美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25-07-16 15:57:49
初入上海,幾組畫面讓記者印象深刻——早高峰車流如織,卻鮮聞刺耳的鳴笛;前方有事故,交警未到現場,路段也能很快恢復順暢;車道交匯處,車輛自覺進行“拉鏈式”交替行進……作為城市無聲的語言,秩序,成為這座城市在交通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詞。

近日,記者跟隨公安部“陽光下的守護”法治公安主題宣傳活動走進上海,探訪科技賦能下的上海交通治理“秩序密碼”。

“駕駛員請至安全區域等待,警用無人機1分鐘后抵達現場!”

4月17日下午,在黃興路進國定路約20米處兩車發生交通事故,手足無措的駕駛員報警求助后,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交通管理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倪嘉輝研判“事故責任較為明確、適用于簡易程序”,在“睿鷹無人機指揮臺”上定位車輛位置,點擊“起飛”按鍵,距離現場最近的警用機庫隨即升空無人機飛往目的地,全流程自動采集事故雙方信息數據,8分鐘后雙方駕駛員收到快處易賠辦結短信,駕駛車輛駛離道路恢復交通通暢。

“警用無人機快處易賠比民警到場處置節約時效40%以上,加速事故處理從而減少給道路帶來的影響。”倪嘉輝介紹,目前簡易交通事故無人機全自動快處易賠,占遠程處置交通事故總量的28%左右,道路通行效率提升約35%。

“支隊十余臺應用于交通管理的無人機,能夠覆蓋約60平方公里的范圍。”倪嘉輝說,除了賦能實現交通事故快處易賠“云端”辦結,警方還利用無人機升空,在道路交匯處等交通秩序亂點開展實線變道、未依次交替通行等違法查處,彌補了管理空白。

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交通管理支隊機動大隊副大隊長倪嘉輝在國定路邯鄲路路口運用警用無人機開展非機動車違法整治。鐘恒瑞 攝

無人機靈活、機動、俯瞰等性能為提升公安交管效能提供了新的助力。2025年3月,上海市交管總隊高架支隊部署建成了15座自動機庫,實現了內環內高架全覆蓋自動巡飛。奉賢支隊結合高速道路特點,部署首架“龍魚”固定翼無人機,單日巡航120公里,實現重點路段每日4次覆蓋、180米高空全景高清畫面實時回傳……

上海市公安局交管總隊情報指揮中心主任汪黎表示,上海警方應用無人機賦能交通管理已覆蓋全市16個區,形成路況監測、事件處置、違法查處、隱患排查、施工監管五大類場景應用。“今年以來,利用無人機協助快處快撤事故、拋錨等突發事件6000余起,執飛路段110警情同比下降約11.3%。”汪黎說。

如果說無人機是交通管理的銳利“眼睛”,那么上海道路交通管理系統就充當了智慧“大腦”的角色。

3月31日,萬航渡路/愚園路的早高峰期間,系統檢測出“路口滯留”。通過調用該路口當時的交通數據、對應該路口的控制規則,系統即時輸出信控優化方案,相較原方案,東西直行相位由原來1個拆分為2個,東西相位時長由60秒增加到80秒、南北直行相位時長由130秒減少到110秒。

“目前系統融合了40余種多元數據,我們也自主研發了50余項制度算法,可以監測150余項的道路交通指標,基本實現對重點監測的路口路段實時的擁堵告警,給出優化方案。”上海市公安局交管總隊科技支隊相關負責人周魯露告訴記者。

治理后,該路口在周一早高峰的滯留情況基本得以消除。周魯露表示,該路口的治理也帶動了所在路段通行能力的提升。在車流量提升3.3%的情況下,平均車速提升了14.4%,車均停車次數下降了10.6%。

當科技與交通治理深度融合,帶來的不僅是通行效率的提升,更是城市秩序與市民素養的雙重進階。上海交通的“秩序”之美,是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生動注腳,也是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深刻詮釋。

責任編輯:

標簽:

相關推薦: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