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聯系電話:
您的當前位置: > 頭條 > > 正文

新能源車險吃香 電池商、車企等紛紛入局

來源:重慶商報 時間:2022-01-27 15:39:56

近日,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保險經紀業務、保險代理業務、保險公估業務等。之前不少車企已涉足保險行業,新能源車險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蔚來保險經紀已注冊登記

蔚來保險經紀目前在工商部門進行了注冊登記,從工商注冊信息來看,無論從較高的初始注冊資本、注冊地選址還是法定代表人,蔚來對這家保險經紀公司頗為看重。

蔚來保險經紀公司設在自己的中國總部合肥,其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為蔚來汽車財務副總裁曲玉。

2021年12月27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以下簡稱專屬條款)正式上線,明確新能源車不再沿用傳統商車險條款,而是有了專屬保險產品。隨后,部分車型保費上漲。彼時,蔚來就曾特意聲明,“正在評估設立蔚來汽車專屬保險產品的可能性”。

之前,蔚來就以附加服務的形式初步涉足保險領域,為蔚來汽車車主提供服務無憂和保險無憂的服務包,涵蓋保險、保養以及其他服務。據了解,保險無憂由自選保險(基礎保險+附加保險)和蔚來專屬服務兩部分組成,選購與蔚來合作保險公司的基礎保險,即可購買專屬服務(劃痕補漆、基礎保養、維保代步出行服務、維保取送車服務、上門補胎服務等)。從定價來看,服務包的價格為保險費用+1680元/年的專屬服務,適用于在售全系車型的新購與續購,保險費用與車型車款、車主所在地區、違章記錄、過往出險情況等因素相關。

電池商、車企早已入局

打響2022年進軍車險“第一槍”的蔚來的背后,不少車企早已涉足保險行業。

小鵬汽車在2018年就與太平洋保險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后又合作了安盛保險、中國人保和平安產險。吉利汽車入股合眾財險、廣汽集團成立眾誠汽車保險、上汽集團成立上海汽車集團保險銷售公司。2020年8月份,特斯拉也在上海成立保險經紀公司,由特斯拉汽車香港有限公司100%控股。

目前,傳統車險的價格,是保險公司根據車型的定價、車主的年齡、性別等信息計算得來,不能識別車主差異。這也導致保險公司的車險平均利潤率普遍不高。中國平安2020年的車險業務營業利潤率僅1%左右。近日,財險“老三家”披露了2021年前三季度的保費收入情況。其中,人保財險和平安財險的車險收入較前年同期下滑明顯,降幅分別為8.2%和7.9%。這其中,除了車險改革因素外,新能源車企的進入也讓競爭變得白熱化。

前不久,寧德時代與中國人保財險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雙方合作方向是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領域,作為各自行業的領軍企業,雙方企圖打造高效協同競爭優勢。寧德時代內部人士稱,“與中國人保合作后,凡是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車型均可享受一定的保險折扣,但目前該優惠政策僅限于中國人保。”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也在推特上稱,特斯拉去年10月在美國得克薩斯州推出的車險產品,2022年有可能將該業務擴展到紐約。

新能源車險已成重要賽道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1萬輛,同比增長1.6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500萬輛,同比增長42%,市場占有率有望超過18%。

伴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猛增,新能源車險正成為車險行業的重要賽道。數據顯示,僅去年上半年,人保財險新能源汽車保費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60%。據銀保監會預測,到2035年,預計全行業新能源車險年度保費將達2000億元左右。

車企涉足新能源車險業務,盈利前景如何呢?有媒體曾預估,以特斯拉為例,其車險模式若能順利推進,賠付率有望降低到50%,費用率為10%,營業利潤率可達40%,是其目前整體營業利潤率的5倍。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葛玉翔表示,車企在新能源車險市場優勢明顯,包括新能源車企可以簡化新能源車理賠流程,可以設計出與理賠更匹配的創新性車險產品等。

與此同時,對于車企來說,新能源車險被看好,除了巨大的市場潛力,更是因為車險是汽車企業直接鏈接C端用戶的入口,既能打通車主用車生命全周期,也培養了新的業務模式和增長空間。相對于一些保險公司推出的UBI車險,獲取數據能力有限,車企能獲得保險公司無法企及的車主數據,從而構建商業閉環。

車險具備剛需屬性及黏性,是服務鏈條的第一個環節,從而成為車企服務車主的入口。在當前去中介化以及新能源汽車“人、車、廠”關系重構的背景下,車企有望在直銷模式以及汽車網聯化的基礎上直面終端消費者。未來車輛交付僅是車企創造價值的起點,后續以車險為服務抓手,車企能夠開拓更多車后生態、車主權益等服務體系。

“入局者”還需跨過哪些坎?

盡管車企設立新能源車險,較之傳統保險公司有一定的優勢,但依然存在不少“攔路石”。

據中國銀保信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整體出險頻率高于非新能源汽車3.6%,家用新能源汽車的出險率更是高于非新能源車9.3%。

據申萬宏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平均接近85%,行業面臨較大承保虧損壓力。

自新能源車險正式上線后,部分新能源車險漲幅較為明顯。對此,重慶保險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出險率較高,不僅是網約車等運營車輛,私家車也是如此。尤其是由燃油車剛剛轉換到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因駕駛習慣、操控性能等原因,導致事故時有發生。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這部分車主的出險率要遠高于普通燃油車車主。同時,新能源汽車還是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保險賠付率也較高。其動力系統、風險因子與傳統燃油車不盡相同,查勘員對事故車輛定損經驗較欠缺,維修成本把控難。同時,中小險企掌握的新能源車承保理賠數據量有限,風險保費測算與定價也是一個難題。

乘聯會秘書長崔樹東曾撰文表示,新能源車險的推出是好事,但成本增加偏高,可能新能源車省下的油錢要去交保險,導致新能源車似乎不劃算,不利于推廣。因此建議車企建立自己的保險品種,行業要有更精準的保險測算,國家也要支持保險費用的合理補貼。

保險行業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車企涉足保險,牌照獲取僅僅是一塊“敲門磚”,還需要設立區域分支機構才能滿足屬地化經營的條件,建立服務網絡、搭建系統才能順利實現業務拓展。

車險具備屬地化特征,全國范圍線下服務網絡是其保證用戶服務的觸角。這需要車企投入大量時間和資金成本支撐,而準備不足則很可能影響用戶的服務體驗。

同時,為了實現車機和移動端的車險業務開展,車企必須具備一套成熟的線上系統,具備報價、支付、出單、理賠、結算、管理等功能,同時實現與保險公司報價、核保核心系統的深度對接。而目前,全國只有少數從業機構具備這樣的能力。

相關

重慶人偏愛什么車?

SUV成最愛

近日,重慶市汽車商業協會發布重慶2021年汽車銷售數據顯示,2021年,重慶廣義乘用車累計銷量達46.26萬輛,同比增長3.7%。不同于國內其他城市,重慶消費者更偏愛SUV車型。而長安、吉利、長城、比亞迪、奇瑞等自主品牌更受青睞。

數據顯示,2021年,轎車市場累計銷量達19.79萬輛,同比增長2.6%;SUV市場累計銷量達24.1萬輛,同比增長3.8%;MPV市場累計銷量達1.45萬輛,同比增長12.8%。自主品牌方面,長安汽車以53695輛的成績,位居第一位,其2021全年銷量超吉利與長城之和,本地化作戰優勢比較明顯。合資方面,上汽大眾以33617輛成績奪得了合資品牌第一位。一汽-大眾緊隨其后。而日系品牌除了東風日產之外,豐田、本田都沒有入圍榜單。寶馬以13629輛成績順利進入了榜單前5位。

轎車細分市場,自主品牌方面,逸動系列優勢依舊明顯,銷量超比亞迪秦系列、帝豪系列之和。合資品牌方面,朗逸、軒逸、速騰分別位列合資轎車榜單前三位。英朗換回四缸發動機后,銷量也是不斷上漲。熱銷合資B級車,帕薩特以超4000輛成績奪冠。豪華轎車上,寶馬算是大贏家,寶馬5系以及寶馬3系都順利入圍,奔馳E級也登上榜單。

SUV榜單排名來看,自主SUV整個銷量明顯好于合資。長安汽車可以說風光無限,除了榜首的C75系列外,CS55系列、UNI-T、歐尚X5、歐尚X7都順利入圍了榜單。哈弗H6,作為連續近20個月的自主品牌SUV“銷冠”,同樣表現不俗,全年銷量突破萬輛。此外,比亞迪宋系列、博越系列、瑞虎8系列也是熱門的自主緊湊級SUV車型。合資方面,日系品牌相對比較強勢,雖然榜單一二名分別被途觀L以及奔馳GLC奪走,但日系品牌依舊入圍了6款車型,榮放RAV4、CR-V、奇駿、皓影等都是17—23萬元區間的熱門合資緊湊SUV車型。奔馳GLC、寶馬X3、奧迪Q5L三款豪華SUV也紛紛入圍。

2021年,新能源汽車“一枝獨秀”。在重慶,中國品牌無論是銷量還是入圍車型數量,較之合資品牌,都處于絕對優勢。

SUV市場,理想ONE憑借一己之力拿下“銷冠”,達4187輛。MODEL Y緊隨其后,銷量為3971輛。值得一提的是,寶馬iX3以700輛的成績順利入榜新能源SUV前十,對傳統豪華品牌有情結的朋友可以留意。(記者 嚴薇)

責任編輯:

標簽: 新能源車險 保險經紀 代理保險 注冊資本

精彩放送:

新聞聚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投稿合作 | 法律聲明 | 廣告投放
 

版權所有©2017-2020   太陽信息網 豫ICP備17019456號-10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

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網站聲明。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許范圍內服務!
 

聯系我們:52 78 229 @qq.com
 

Top